跳到主要內容

「心儀文華」專欄 -《中華文化消長決定台灣前景》

壹、歷史的弔詭 

這幾年很有意思。在歷史的軌跡進行某種定格的同時,未來卻又亮出鮮明的起手式,等待後人印證。就拿2017年來說吧。

某些場景定格在歷史:

中國對日抗戰(1937)80周年
台灣228事件(1947)70周年
大陸反右運動(1957)60周年
文化大革命(1966)51周年
大陸改革開放(1977)40周年
台灣解嚴與兩岸交流(1987)30周年
香港回歸(1997)20周年。
香港中文科評級方法會取消範文,高中沒有文言文課文10周年。
香港教育局提出十二篇必讀古文,高中恢復文言文課文5周年

某些事件正在進行顛覆:

台灣108歷史課綱完成草案,高中歷史去中國史,改為東亞史。
台灣108國文課綱完成審議,文化基本教材學分調降,文言文比例調降。
大陸中小學語文科目部編本面世,小學古詩文132篇,初中129篇,高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十四篇增加至七十二篇。
中共19大習近平報告,強調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上面這張表橫跨兩岸三地80年,追本溯源甚至超過百年。事件有軍事、有政治、有文化,有教育…或高亢激越或低吟迴盪,交錯縱橫的音符組成時代的主旋律─「質疑」與「回歸」的交響樂。

中國從五四運動以來,推動全盤西化,視傳統文化如敝屣,認為中國的積弱不振都根源於此,除惡要務盡。1958年前後,黨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遭嚴重挫敗,多達千萬人死於「三分自然七分人為」的饑荒。黨中央遂在1966年5月─1976年10月發動文化大革命,質疑的號角聲響遏行雲。

1966年─1976年的台灣,經濟蒸蒸日上, [1]1953─ 1960─實質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達 7.6%。1961─ 1972─設立加工出口區等鼓勵投資、拓展國外市場。經濟成長10.2%1973─1983 ─兩次石油危機,完成10 項建設、12 項建設,世界景氣低迷,台灣每年平均經濟 成長率仍有 8.1%。經濟朝向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的台灣,對自己的執政績效與文化傳承自有信心,遂由孫科、孔德成等1,500人聯名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求一方面對傳統文化作一番整理,去蕪存菁;一方面選擇西洋文化精華,吸取採用。相信若融中西文化於一爐,必能成為新而造福人類的中和文化。。

五十年後的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所得亦倍數成長。強大而豐裕的中國,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卻無法在世界上建立相符應的話語權,也無法在國內建立一套相符應的道德規範。當新中國正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時,回顧過去,西方思想雖曾給了古老中國一個重新出發的方向與依循,但已露出疲態的它,還是中國追隨的目標嗎?是否該重建符合民族特性的價值判斷與理念架構?能融合中西文化於一爐,新而造福人類的中和文化傳統文化或許是中國唯一能走的路。

五十年後的台灣,卻陷入政黨惡鬥,經濟鎖國的情況。沒有執政績效可仗恃,只能把無解的問題推給傳統文化,於是「舍爾靈龜,觀我朵頤」,捨己之長,慕人之短。吹起號角,走上50年前大陸文革的老路數。無視於哪種文化底蘊造就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無視於文革對大陸人文的戕害至今猶存;無視於香港去文言文對學生語文程度的影響,為了去中國化,堅持執行錯誤的的語文政策。

但錯誤只是開始於2017年嗎?

貳、台灣教改對文化經典教育的傷害[2]

1998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擬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本為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革新,而以九年一貫課程之規劃與實施為首務。1998年9月總綱公佈後,便於1998年10月成立「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研訂「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確定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應培養之能力指標,研訂各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原則。1999年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審議並確認各項方案。

但極為弔詭的是,教育改革在一次次的會議中確認並執行,國文科的定位卻在悄悄弱化。

首先,國語文不再是單獨的一個科目,而將其與英語科並列於語文領域。並與(原住民語文、客家語文、閩南語文)同屬於國語文。在這個邏輯下,國語文課程的「目的」與「目標」就與1993年公佈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1994年公佈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大不相同。最大的差異是:品德教育、民族意識、愛國情操、明禮尚義等關鍵字不見了。課程標準的改變,讓隱含這種價值判斷的素材跟著從教材編寫、課程設計中消失。同時,這種變化不只存在國語文科目,歷史、地理、公民等科目也深受影響,台師大特教系吳武典教授對此種教育主軸的變遷稱之為「失德的教育」。這種對道德教育的輕忽、略而不提,直接間接導致近年來台灣青少年許多失序的行為。

1983年,為配合高級中學法制訂,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據此課程標準編輯的教科書,就是目前一般所稱的「統編本」。「統編本」時代從1952年到1999年,長達四十七年,其間經歷過1953、1962、1971、1983四次修訂,但是,國家意識、民族精神、文化道統的傳承,都是課程標準中國文科的重要核心價值。 1995年,為配合國中、小課程標準修訂,及因應社會日趨開放,教育改革的強烈呼聲,教育部再次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1999年實施,這次最大的變革就是教科書採取「一綱多本」的編寫模式,開放民間編寫教科書,由教育部審定。2004年,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教育部發佈《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2006年實施,這就是俗稱的 95 暫綱(民國九十五年)。2008年,教育部以 95 暫綱為基礎,略微修訂,改為《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2010年實施,這就是俗稱的 99 課綱。[3]惟國文、歷史兩科尚有爭議,遲至2012年實施,本文稱之為 101 課綱。

「95國文暫綱」「98國文暫綱」「101國文課綱&103微調」中,顯而易見且吸引關注的焦點在國文時數與必讀篇目。因為「95國文暫綱」相較于「88國文課綱」,國文節數少一節,遂以降低文言文比例為配套,大量減少古典文學與經典選文的篇目:

1. 時數:因為國文時數由每週五節縮減為4節,於是取消《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必修學分,設立「論孟選讀」「區域文學選讀」,「小說選讀」,「語文表達及應用」四個選修學分。

2. 減少古典與經典的篇目:為降低難度,文言文比例降為45%,遂訂定四十篇古文必選篇目,每冊再選入《論語》、《孟子》、《墨子》、《韓非子》、《老子》、《莊子》等文化經典教材,避免偏廢。

整體看來,「98國文暫綱」相較「95國文暫綱」,變化並不大,但「101國文課綱&103微調」變化就比較大。「101國文暫綱」古文必選篇章減為三十篇,但每冊應選入文化經典教材範圍擴增,選材包括:《詩經》、《楚辭》、《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史記》等。又另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共 4 學分,列為語文類選修,形同必選。

除了實質面的堅持外,課綱的精神層面,更值得關注。三個課綱的課程「目標」,都明確堅持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光大。如:

「二、培養閱讀文言文及淺近古籍之興趣,增進涵泳傳統文化之能力。」

「三、研讀文化經典教材,培養社會倫理之意識及淑世愛人之精神。」

《95、98國文暫綱》

「三、藉由文化經典之研讀,與當代環境對話,以理解中華文化與文明社會之基本價值,尊重多元精神,啟發文化反思能力。」[4]

《101國文課綱&103微調》

但到了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十二年國教課綱遵照「增加選修減少必修」的原則,總綱已刪減國文時數。國文研修小組編寫國文課綱時,文言文比例本已下降為45%到55%,必讀古文30篇也因此改成20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更從四學分改成二學分。但新改組的課審委員仍不滿意,遂起風波。纏戰數月,幾經波折,最後文言文比例調降,下修10%而成35%至45%,必讀古文篇目也從20篇改成15篇。

二十年教改帶給文化教育的是步步維艱。但也帶來了教學思維的改變。

參、讓2500年前經典與現實無縫接軌

二十年來,由於政治、教育、社會環境的變遷,國文教學越來越艱難:1、學生中小學的國語文教學以白話文學為主,文言文閱讀能力日趨薄弱。2、歷史、地理兩科,中國相關教材都極粗略,學生對中國的朝代概念模糊,對山河大地也搞不清東南西北,講課時經常要先建構時空舞臺,才能把作者請上臺,先進行知人論世後,方能深入瞭解文章精髓。

但面對文化教育的逆流,我們也深入省思:在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面對如此多元喧囂的價值觀,甚麼知識值得學生耗費三年青春學習?甚麼核心價值值得學生一生堅守?若不能說服自己,教師怎麼有足夠的熱情與能量去轉化教學機制,引導學生跨越千年鴻溝,進入古典素材的情境?

經驗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天性。即使是相同的教材,遇到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學習心得。曾聽見東華大學吳冠宏教授說說「至今,我還記得初讀《論語》時的悸動。課後,我向石老師請教,師生暢談數小時直至夜深。《論語》隻言片語所彰顯的力道,直觸我那亟需開拓滋養的生命,並由此開啟一坦蕩清朗而深厚有情的人文視野,讓我的生命探索從此有了資助咨詢的憑藉。」但是有的人初接觸經驗卻剛好相反,曾任職中華文化總會的楊渡先生就說:「當年列為聯考必考內容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著實令高中時代的我反感。我視之為封建專制的思想工具,我的課本中寫滿憤怒的批判。」相同的論語,相同的年代,不同的詮釋者,不同氣質的學生,迴響迥異!

因此,我們面對現代的學生─科技化、功利化、國際化─是以戒慎戒懼的心態傳授2500年前古老的經典。如何將這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資產,這份奠定中華傳統文化思維,維繫華夏子孫文化共識的寶典,在不失其原意下與現代世界接軌,還能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教材,這成了教師的最大考驗。於是在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學科中心,老師們透過研習活動,進行各種嘗試。

近年來,無論學校使用哪個版本,我上論語的第一節課,往往就是「認識孔子」。[5]

一、認識孔子的哪一面向



台灣學生都知道孔子,也會背幾則論語,但普遍對這位老人家沒有太大興趣。他不就是廟裡供著的神像嗎?聯考時一定要去拜拜,供品一定有蘿蔔、蔥、芹菜,回來煮熟吃下,「至聖先師」看到我「聰」明「勤」奮,考試給個好彩頭。誰會對「神像」「牌位」感興趣呢?所以,上論語之前,我一定重新介紹孔子,把它還原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拉近他與孩子的距離。

甚麼樣的「人」會讓學生感興趣呢?這就得因材施教了。

1.偏鄉弱勢學生

臺灣屏東有一位老師這麼介紹孔子。屏東,台灣最南端;恒春,文化的偏鄉。那兒很多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是普遍的現象。老師一直想:我要怎樣打破學生對孔子的疏離感?她決定如此切入。

第一節論語課,她問學生:「孔子是誰?」 學生沒精打采的說:「古時候的聖人」她說:「那是後來。少年時代的孔子,其實跟你們一樣!」 學生眼神透出疑惑。她說:「1.單親:三歲無父,十幾歲喪母,孤孤單單的長大。2.沒落貴族:背負著家族的榮光,卻總被別人用歧視的眼光看待。」學生動容了。她又說:「有一次,他應邀參加宴會,卻被冷眼相待,拒於門外。眾目睽睽下,忍氣吞聲,默默離開。」學生義憤填膺。她又說:「你們常常因為髮型、夾腳拖,被人家貼標籤。孔子也是。他身材高大,外表威武,往往被人誤解。有一次,匡人還圍攻他,差點被殺呢。」學生對外表歧視感受最深,他們更有興趣知道,這位「同道」怎麼成為聖人了呢?



學生認同作者,興趣才會被誘導出來,作者的思想才容易產生影響,這就是所謂從學習者意識出發。教學,就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孩子的特點,拉近他們與孔子的距離。如果他們覺得自己與聖人是宇宙中兩條平行線,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經典是進不去他們內心的。所以課程設計要與學生背景、思想、特質進行聯結,才容易產生效果。這不就是恐夫子的教育宗旨─「因材施教」嗎?

2.菁英資優學生

我任教於台北菁英學校。學生素質優秀,自我期許也高。對這樣一群十六七歲的孩子,我如何形塑孔子呢?若是按照傳統講授重點:「孔子周遊列國14年,歷盡艱辛,未能得到君王重用。晚年返魯,將一生所學,著書立說,流傳後世。」這樣一個落寞的形象,能成為眼睛中閃耀神采,正凝視遠方光明前景的少年,生命中學習嚮往的典範嗎?若無法成為他們的生命典範,他的學說又如何深植學生心中?

當然,飛揚的少年三、四十歲後,歷經世事艱辛後,總有一天,在某一個躊躇難決的關口,突然之間也許是這麼一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如電光石火般照亮一團迷霧,讓你找到生命的出口,重新體會經典。但,有沒有可能透過另一種詮釋,讓青年學子早一點親炙真理?因此,我在設計「認識孔子」教學活動時,是先放眼世界,再聚焦中國,由現代現實而古代世界,依據史記資料,重新詮釋孔子。

二、2500年前的EMBA課程─孔子的教學歷程

教育是孔子一生最偉大的成就,我們常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八個字來概括,其實這也非常精確。「有教無類」讓知識從貴族階層普及於平民,量變帶來質變,才有戰國百家爭鳴時代的出現。更讓中華文明成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存活者。「因材施教」則至今日仍是所有教育理論奉為圭臬的原則。但因為太耳熟能詳了,所以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切入─2500年前的EMBA課程。

英國《金融時報》2017全球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排名,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商學院凱洛格合辦的EMBA課程,第8度蟬聯排名榜第1名,獲得榜首殊榮。學生畢業3年後的平均年薪為47.8萬美元,年薪增幅為62%。

它的學費一年超過十二萬美金,課程國際化,上課地點有: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加拿大約克大學、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德國奧托貝森管理研究院、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橫跨美、歐、亞三大洲,擴展學生國際視野。研討會多安排於南非、俄羅斯、中國、德國及巴西等地舉行,學員可從中得到世界各地一手的經營知識,建立更廣的人脈網絡,培養學生在實業界的實踐能力。課程亦會提供就業工作坊,讓學員有機會謀取更好的前程。

這是最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但是細細尋思,怎麼和2500年前的孔子的教學理念和歷程竟然不謀而合,有許多相似之處呢?這些最佳EMBA課程到世界各地上課,或召開國際研討會,就是為了讓學生得到跨國學習的經驗,深入了解各國文化經濟,建立國際視野。這麼說來,2500年前,學生跟著孔子周遊列國,不也在建立那個時代的國際視野嗎?而且課程內容更深入到位。我們一一舉例證明

(一)各國國情分析判斷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學而》

一般教材詮釋這段話的時候,重點常放在孔子的人格特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必」這個字告訴我們,孔子周遊列國的同時,確實深入瞭解到每個國家當下的重要問題,也有了自己的觀點。當有人詢問時,他就能精準地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面見齊景公十,才會有下面這段對話。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

不過八個字,就讓齊景公激賞,因為景公的心頭大患就是齊國大夫的跋扈呀。他甚至想將尼溪之地封給孔子,讓他留在齊國,可是大夫晏嬰反對。他對齊景公說:「孔子的這一套理論聽起來是很好,可是真的照著儒家的禮儀來治國,曠日廢時,徒耗國力卻沒有時效。」所以齊景公還是沒能用孔子。但孔子對齊國國情掌握之精準,由這故事可以看出來。

(二)施政程序的指引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

雖然只有簡單的三句話,卻指點出了國家發展的方向與步驟,經濟優先,富而後教。方向與步驟正確,國家才能平順的轉型,走上康莊大道。像四小龍時代的台灣,現在的大陸。方向與步驟不正確,躐等躁進,國家轉型就不能平順,風波迭起。前蘇聯解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換句話說,學生跟在孔子旁邊,孔子隨時針對各國狀況,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順序。這種教育是潛移默化、融入生活,踏實而深刻的,所以才能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學生,成為春秋時代的重要人才庫。當子貢奉孔子之命救魯,最後存魯、亂齊、強晉、滅吳、霸越,改變了春秋的局勢。子貢這種縱橫捭闔的外交成就,不是因為長年追隨孔子身邊,能深刻掌握國際情勢,君王心態,因此適時進言,都能切中肯綮,又豈能立此不世功業?

(三)健全人格的養成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論語·子罕》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論語·衛靈公》

我們把這兩段話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孔子正是一種生命教育的典範。他在進退之間的取捨,就是以身教指出做人的核心價值。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哲學是剛健進取的,要求生命價值的極大化,也就是期待政治上得志,就能澤加於民。所以孔子周遊列國,當然希望得到識英雄的慧眼,所謂「我待賈者也!」。如果孔子正在待價而沽,衛靈公的詢問不就是一個機會嗎?戰陣之事孔子怎麼會不熟悉?孔子以六藝教學,其中「射、御」兩科,指的就是騎馬射箭,在魯國也曾經大顯身手。堕三都,降伏三桓,意圖撥亂反治;夾谷之會佈陣嚴密,更逼退齊國君臣,這更是眾所皆知的事功。但他卻以「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兜頭潑了衛靈公一盆冷水,第二天更決絕而去,為什麼呢?

原來衛國政局還真複雜。靈公夫人南子男寵宋朝,靈公長子蒯聵無法容忍外界的流言蜚語,欲謀害南子,謀事不成出奔晉國,靈公如芒刺在背。靈公所謀,孔子心知肚明,但不義之事,孔子絕對不願參與,他的離去即告訴追隨的學生:「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即使富貴垂手可得,不義之事他也不做。孔子面對政治利益時進退取捨的標準,對學生就是無形的身教。

(四)就業工作坊

EMBA課程排名榜評審準則中,薪資(20%)、薪資增幅(20%)占比最高,影響最大。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商學院凱洛格合辦的EMBA課程,就是因為學生學生畢業3年後的平均年薪為47.8萬美元,年薪增幅為62%,表現最突出,而獨占鰲頭。事實上,這樣的成效也非偶然,課程設計無形中就在幫學生建立更廣泛的人脈,提供學生展現能力的舞台。這一點,孔子也沒有忽略。我們且看看下面這一段描寫的場景。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閒,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我們可以做這樣的闡釋:孔子在與子路、冉有、公西華閒聊中,了解學生對自我及未來工作的期許,覺得跟自己平日的觀察相當符合,就幫他們留意了。於是當有人來求才的時候,孔子就大力推薦。於是,魯國大夫季康子來探問弟子從政的能力時,孔子推薦仲由處事果斷,冉求多才多藝。當另一位大夫孟武伯來探問時,孔子的點評更完全就是弟子的自我介紹了。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

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EMBA課程有「就業工作坊」,孔子學校也有;但EMBA課程沒有的,孔子學校還是有,我們繼續看下去。

五、職前訓練

「子路為蒲大夫,辭孔子。孔子曰:「蒲多壯士,又難治。然吾語汝:恭以敬,可以執勇;寬以正,可以比眾;恭正以靜,可以報上。」《史記‧仲尼弟子》

孔子曾路過蒲地,正好遇上公叔氏據蒲反叛衛國,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個公良孺,他帶了五輛車子跟隨孔子周遊各地。這個人身材高大,有才德,又有勇力。他對孔子說:「我跟隨老師周遊列國,在匡地,您被誤認為陽虎而被圍,又在這裡遇到叛亂,這是命裡註定的劫難吧。我就拚了吧。」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只要不去衛國,我就放你們走。」孔子答應簽下盟約。離開後,孔子還是前往衛國。子貢說:「盟約可以違背嗎?」孔子說:「在要脅下訂立的盟約,神是不會認可的。」

現在,子路要去治理這個地方,孔子給他的意見是甚麼呢?

「你的態度恭敬,做事敬慎,勇猛的人也會順從;對待子民寬厚,持身正直,百姓自然親近你;態度恭敬,持身正直,不輕易擾民,地方一定治理得好,你的治績就足以回報長上的託付了。」

孔子對這個人民好勇鬥狠,曾經威脅他生命安全的地方,沒有任何成見。他提出的治理原則,依然是他一貫深信不疑的「仁」─ 盡己之心,推己及人。

六、工作績效的考核

EMBA課程做得到的,孔子也做得到;但EMBA課程做不到的,孔子也做到了。EMBA課程最重要的貢獻是:學生的薪水增幅,但不考核學生的工作實質績效。孔子推薦出去的人才,他還會持續考核並提出改進方案。這些「教案」對後進的學生都是最佳指導方針。

子路在蒲地做官三年後,孔子前往探視。一進入蒲邑,孔子便頷首稱贊:「子路治理得真不錯,他做到了恭謹敬慎,又有信用。」走進城內,孔子又稱贊說:「子路做得真好,他忠信又寬厚。」到了子路辦公衙門,孔子又稱贊說:「子路做得真好啊,他明察而又有決斷呀。」

子貢忍不住問道:「先生您還沒有看到子路,已經三次稱贊他做得好,弟子能聽聽理由嗎?」

夫子說:「我們一進蒲邑,四郊農田雜草都鏟除了,溝渠也疏濬了,這就看出子路施政踏實而到位,百姓才如此盡力啊。進入城內,百姓房子都整齊完善,樹木茂盛,可見施政盡心,待民寬厚,百姓生活無虞,民風自然篤厚。進了衙門,沒有閒雜人等出入,官員都努力辦公,可見子路斷案明快又公正。一路觀察,已經清楚看到子路的績效,確實非常傑出,三次都不夠,他值得更多的讚美呀。」

EMBA課程只考察學生的薪資增幅,並未全面評價學生的工作績效。孔子的實地調研,不但對子路進行職業績效的全面考核,也是培養子貢觀察力的一種實境教學。所以孔子門下三千弟子,許多都成為各國倚重的人才。孔子教學之深入踏實,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

肆、結語

杭亭頓說:「全球政治未來最核心也最危險的發展方向,不在於國與國之間的紛爭,而是擁抱不同文明的族群之間,可能爆發各種文明的衝突。」這些年來全球各地此起彼落的恐怖攻擊行動,已充分驗證了他的說法。這些衝突大多導源于宗教信念的不同,源出一脈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的千年恩怨,至今尤烈。中華文化卻在這波衝突中展現了超然性。

川普上任執行「美國優先」政策,中國則以以一帶一路政策聯繫起歐亞大陸,一消一長,強弱易勢。中國迫切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建立起各方面的論述權。2013年以來習近平大力宣導傳統文化,臺灣則因歷史因素,1967年起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結果讓臺灣擁有居於中華文化的正統。採用正體字使我們完全認得古代經典上的文字,熟悉經典使我們了然各家思想的核心,更能展現出推己及人的儒雅氣質。我們若不自外于中華文化,時勢對台灣相當有利。

這幾年我們邀請大陸教育人士到臺灣參訪傳統文化教學,我們也到大陸各省以文會友,我們看見熱情,也看見疑惑。因為近年大陸國學熱的風潮,與過去數十年來對中華文化不遺餘力的批判與打擊,兩者之間產生巨大的矛盾,教師教學無所適從。台灣教改22年來,我們在教材與教法上的變革,正是一種守本與創新,恰恰解其疑、去其惑,啟動起他們的熱情與原創力,提供了大陸復興中華文化豐沛的資源,也提供台灣青年許多機會。

台灣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珍惜我們的文化資源,因時而動,我們有搏扶搖而直上的機會;若一味堅持錯誤的政策,逆勢而行,很快就知道何謂「時不我予」!

專欄作者:段心儀;本文發表於於2018年2月11日,作者時任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 理事長

返回首頁

[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 《2001國民中小學暫行課程綱要》摘录自国民教育社群网


[3] (摘录自苏雅莉<高中国文课程标准与国文课本选文变迁之研究─1952-2004>)

[4] (摘录自国文学科中心网站)

[5] (参见段心仪主编《我们这样教国学》2016.4济南出版社出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2〉

( 講 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立「恆志」於「學問」之道 - 1〉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孔門師生自然有情 - 3〉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孝弟其為仁之本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1〉

(講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君子不息於「成德」- 2〉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四單元〈仁者,愛人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樂於「學習」,貴在「有恆」- 3〉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