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心儀文華」專欄 -《「教改?孩子的未來不能等」》

30年前,410教改提出四大訴求: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從此30年不回頭,台灣的未來卻陷入危機。 起因於菁英思維主導的教改,能繪出天上彩虹,卻做不出登天梯,反而讓台灣教育淪落到今日知識品德兩失的窘境。它貶抑40多年來曾培育出多少優秀人才的教育模式為威權主義遺緒,並藉此掃除中國意識,植入台灣意識。108課綱更全面弱化學生對中國歷史、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文化的認知,確立中國台灣「一邊一國」的概念,導致今日兩岸兵凶戰危的局面。 更可怕的是,解構文史課程的同時,也解構了台灣的道德價值。刪「廉恥」,去四維八德;刪「岳陽樓記」,讓台灣人不知公義重於私利;刪「台灣通史序」,抹煞先人從大陸渡海來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歷程。教改讓台灣孩子認為自己是「台灣民族」,但虛構的「台灣民族」沒有輝煌的歷史與文化,哪來的正確三觀?只能虛浮無根地隨波逐流。 理科也逃不開108課綱魔掌,三年只有二個必修學分,全面弱化理化生地各科,大學急忙為新生開補救課程,科技界憂心人才斷層,政客卻忙著撇清自己與教改的關係。政客的無恥,是人民最大的不幸;但,哀其不幸之餘,我更怒其不爭! 學生時代,多少人淪為教改白老鼠。四十歲的經歷過讓數學能力下降的「建構式數學」、不一貫的「九年一貫課綱」;三十歲的讀著「一綱多本」後錯誤百出的教科書、更無所適從於基測、會考時代年年變化的各種入學方案;二十歲的,更得面對108課綱後知識的雪崩,英數理外,國文歷史都得補習,還得耗盡心力準備不知是否採計的學習歷程檔案。 進入社會,你發現廣設高中大學,只是增加了不少校長、董事長的職位,為教育部高官廣開出路,卻貶低了大學學歷的含金量;耗費四年光陰和學費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爸爸說薪水跟他當年高職畢業時差不多。青年低薪讓社會充滿酸民與怨氣。 當了父母,你愕然發現校園已呈叢林生態,老師的管教權被奪走,安分守己的學生就得直接面對校園暴力甚至詐欺吸毒的日常。你想讓孩子進入私校,因為校園相對安全,又保證不按照108課綱教學,但私校動輒數十萬的學費,讓你卻步。原來,教育部視為眼中釘的只是公立明星學校,卻變相扶植私立明星學校,讓階級只能複製,無法翻轉。 失德的教育培養出沒有道德的人,輕視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沒有知識的人,無知的群眾就會任人擺佈,固化了階級就滋生矛盾衝突,危機四伏的台灣不能等。我們呼籲立委翻轉課綱,我們呼籲新政府進
最近的文章

「心儀文華」專欄 -《「雙李互批佐證教改災難」》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一群家長帶著孩子走上街頭,發起人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提出四大訴求: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並將聲明託付給立委,希望他們在立法院落實。黃教授表示: 教改 長路漫漫,明年、未來幾年還要再來。當時黃教授應該不會想到,該年九月廿一日就在李登輝總統主導下,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並由諾貝爾獎得主 李遠哲 擔任召集人,從此教改卅年不回頭。更不會想到多年後,李登輝認為教改失敗李遠哲要負責,李遠哲卻歸責李登輝用人不當,二人互批恰恰佐證了卅年教改一場災難,因為一開始就錯。 第一錯, 菁英 思維主導:教育永遠在理想與現實間拔河,目標可以遠大,但現實、民情、資質、人性交錯下,機制如何啟動方能達標,考驗主事者的智慧。但教改主事者全是學界菁英,他們是自由開放的得利者,從未體會中下層學習的艱難,更沒有「橘逾淮而為枳」的智慧。李遠哲主張雙語,說自己中小學時五種語言並進互不影響;黃武雄主張學校教育只須做兩件事,一、打開孩子的經驗世界;二、發展其抽象能力,第三件事便是留白;史英則大推建構式數學。菁英群各有理論,卻從未在台灣教育環境中進行過實驗。教學現場的老師環顧資質、家境差異懸殊的學生,還真不知他們如何能在「留白」中學習,如何「主動建構」數學概念,更不敢在沒有實證基礎下,拿孩子的未來打賭。所以,四一○教改團體的主張在教育界掀起論辯,本不易得到社會共識,但在二李出面護持後,居然輕騎過關,從此這套菁英思維主導了教育至今。 第二錯,政治意識掛勾:四一○教改宣言中第三訴求「推動教育現代化」強調民間與官方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觀,官方必須放棄「規畫限制封閉」的後封建心態,建立「發展鼓勵開放」的新世界觀,台灣教育在政治主控下長年維持的中央集權制必須打破,讓權力下放。第四訴求「制定教育基本法」則強調必須擺脫四十多年政治戒嚴所造成的威權主義,納入現代化教育精神。這兩大訴求中的關鍵字應打動了李登輝總統,因為恰恰提供其建立台灣意識的切入點。於是在教改口號下,改變歷史重視時序、正統的「規畫限制封閉」心態,而以杜正勝「同心圓史觀」的略古詳今解構中國史。但弔詭的是,在去國編本統一教材的同時,卻藉由課綱審核及教科書審核,「規畫限制封閉」有關中國的敘述,建立「中國台灣一邊一國」的概念,卅年有成,導致兵凶戰危。 第三錯,主事者沒品格:二李無庸置疑絕頂聰明,一得諾貝爾獎,一掌控

「心儀文華」專欄 -《「劍指核心 台灣才有未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也無須百年,30年教改就讓國民黨3度痛失政權,而且可預見未來4年、8年,前途只會更加慘淡,因為白髮蒼蒼的支持者逐年凋零,而逐年成長的年輕族群在台獨史觀的課綱下學習成長,民進黨再貪腐無能,選票也進不了國民黨囊中,反而成就了柯文哲。倘若這只是國民黨存亡的問題也就罷了,但這個趨勢代表的是年輕人與中華民國漸行漸遠,代表的是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機會益趨渺茫,代表的是經濟困局與兵凶戰危將是台灣的日常,代表台灣沒有願景。因此,教改方向必須扭轉,錯誤必須更正。 教改的錯誤在108課綱中完全呈現。一是複雜的學習歷程造成校方及學生沉重的負擔,卻成了補教界新興產業,間接強化階級固化;一是刪減必修時數,弱化基礎知識,從文史到數理,全面性弱化學生競爭力;一是忽視傳統品德教育,強調個人權利,不提相對責任,破壞了人際和諧,製造了校園暴力。這3個惡果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是執政黨享受台獨史觀的課綱紅利已久,絕不願輕言更動,甚至不惜以國家競爭力陪葬。因此大選期間,賴清德完全規避課綱議題,規避對禮義廉恥議題的表態。 國民黨雖知道教育重要,卻從不認為它是緊急事件,更沒有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於2016年5月21日發布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暫停課綱微調」的敏銳度,因循苟且至今,追悔莫及。國民黨身為始作俑者與最大苦主,不能任由事態惡化下去。雖沒有了中央政權,但不是還有14位地方諸侯嗎?沒有了行政權,但還是立法院最大黨。何況,民間還有許多熱愛中華文化的有心人士,攜手合作,未必無解。所以,選後還是必須面對課綱問題,即使不能快刀斬亂麻,還是得結合立法院、地方政府、民間力量,同步進行,以抽絲剝繭的耐心,先處理能處理的事,再劍指核心,徹底解決。 一、立法院監督修正課綱。 競選期間,國民、民眾兩黨參選人皆允諾修改課綱,如今在野黨席次穩居國會多數,這個議題正可以考驗兩黨是否真能進行理念合作,開創台灣政治的新機。國民黨已是國會最大黨,應推派專業立委負責此事,就108課綱重大缺失成立專責小組,邀請教學現場親師生,充分溝通斟酌得失後,擬定改革方案。開議後,一方面召開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經過整合提出具體可行措施,借助網路傳播,形成全民共識;一方面要求行政院舉辦全國教育會議,落實具體辦法。 課綱若要修改成功,各級課綱修訂委員、課審委員的遴聘是最重要的。翻開各級委員名冊,20年來課綱制定及審查一直有固定班底

「心儀文華」專欄 -《「無恥與惡零距離」》

民進黨執政8年,台灣步步走向黑暗,無恥近乎大勇的黑暗。「賴皮寮與凱旋苑」事件就是一例。 賴清德的「賴皮寮」就是違建,還是新建擴增的違建,財產申報書中無法列入的違建。按照國民黨執政時代的標準,一旦被揭露,官員只能拆屋還地、鞠躬下台,這是政治責任;進一步還得追究地址真偽、購地擴建過程、護衛合法性等疑點,這是法律責任。至於20年來歷任立委、行政院長、副總統的賴清德,明知礦工鄉親生活困苦,工寮老舊,卻不為鄉親房舍合法化發聲;只知購地建屋圖謀私利,卻坐視鄉親被新的財團地主趕走,這是有虧職守。賴清德卻在競逐總統大位時,巧言規避應承擔的責任,用哽咽模糊事件本質,這不恰恰符合孟子說的那句話:「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侯友宜太太任美玲的「凱旋苑」一切合法,土地是任美玲婚前財產,房屋是婚後母親建造贈與的,她合法繼承,合法建造,依法出租繳稅,沒有任何法律問題。「凱旋苑」既是妻子婚前財產,按照中華民國法律,侯友宜無權置喙,自然也沒有政治責任。但是當「凱旋苑」兩度成為侯友宜選情破口,任美玲選擇退讓,先將空屋補貼租給清寒青年,承諾未來約滿後,再將大樓改為社會住宅。其實,若按照民進黨強調的「性平」價值,「凱旋苑」是女性獨立財產權的彰顯,任美玲完全不需做任何事,正如蔡總統從不回應「海霸王」租金問題。 表面看來,「賴皮寮」與「凱旋苑」兩相對造,一違法一合法,結果卻是違法沒事,合法讓步,不正佐證國民黨一貫的「笨」嗎?但進一步思考,它其實彰顯了兩黨價值觀的不同。馬英九當總統,夫人、姐姐、姊夫立刻辭職避嫌,因為「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蔡英文當總統,表姊當部長,表姊夫當院長,更毫不避嫌送暖家族投資的企業。馬政府的教育部長蔣偉寧,因共同掛名的論文發表人有造假嫌疑,立刻辭職下台;蔡政府的桃園市長鄭文燦,碩士論文已被確認抄襲且撤銷學位,還能升任行政院副院長。桃花事件更是如此,國民黨官員遇此劫必一招斃命,民進黨則全黨護一人。說國民黨笨,它還是堅持了執政的底線,堅持了不可踰越的官箴,堅持了不可被模糊的黑白,為什麼呢?因為國民黨知道,這是藍營選民的核心價值,不能越雷池一步。 但綠營選民真的不在意嗎?民進黨執政8年,貪汙腐敗、抄襲詐騙、肆無忌憚、上行下效,整個黨都快成共犯結構了,游錫堃院長才敢公然把「廉恥」兩字鄙夷為「君主政治產物」。事實上「廉恥」才是真正維護「民主政治價值觀」的定海神針,執政黨8年的吃相不正

「心儀文華」專欄 -《「蔡政府貪汙腐敗佐證無恥課綱」》

北一女區桂芝老師一席控訴「回首愈走愈黑的教改路」,1天內線上流量已近百萬,讓蔡政府不得不回應,且同時發動側翼反擊,因為打到痛點。 區老師指出教改25年來,學生、老師、國家教育力三輸的現狀,更直指臺灣政治最大的問題是「意不誠,心不正」,竟在中國全面崛起的此刻,自宮自殘,放棄自身繼承的最悠久而美失去繼承祖先強大文化的知識與能力。 好的文明,讓台灣孩子們因錯誤的教育政策, 最讓「高官」及「專家」跳腳的一段話是:刪掉了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們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不再能理解「恥,是清清白白的辨別」,再加上日常新聞中不清不白的廟堂小丑個個吃香喝辣,耀武揚威,年輕學子怎麼能不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呢?所以108課綱就是個「無恥」的課綱。 但,這不是事實嗎?近年來,蔡政府一連串貪汙腐敗的離譜事件,都在佐證區老師的說法。 王必勝、許朝程小三事件,讓衛福部成了桃花部。偷情不稀奇,但偷情還能升官,少見!事發後,王必勝由疫情指揮官升任衛福部政務次長,許朝程也得到部長薛瑞元力挺,說他「公務表現主動積極,私人事務不會另有處置。」這在講究「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的時代絕不可能發生,但薛瑞元說來卻臉不紅氣不喘,不就是欺負選民沒有「清清白白辨別是非」的能力嗎? 鄭文燦針對「無恥課綱」的回應是,「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想必他當年讀古文,只知背誦,沒有入心入魂,所以寫論文會抄襲。除了私德有虧,政績也有問題,像是發生「花蓮地震,震落桃園天花板」的事件,但這一切都不影響他高升行政院副院長,這種不清白的拔擢,怎麼能不讓年輕學子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呢? 又如因應突發事故組成的「國家隊」,其職責本該是救苦救難,解民倒懸,卻個個出現啟人疑竇的資格問題,最後成了發國難財的代名詞。難怪區老師質疑刪掉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神話,學生也失去認識一個建立生命高度、學習大我關懷的典範。 政府失德已是事實,各種荒腔走板事件層出不窮,民情鬱結,積怨已久。區老師控訴108課綱「缺德」「無恥」,其力道就如當年召喚出百萬紅衫軍的「禮義廉恥」,正打中百萬人的心坎,替他們出了一口氣,難怪瞬間成網紅。事實上,教育只能設計一個應然的可能,而無法求取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但如果設計課綱時就包藏禍心,那真是萬死莫贖了。 (作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

「心儀文華」專欄 -《「退休師遇刺亡 警惕毒品危機」》

十一月廿九日上午,內湖家門口的監視器錄下譚老師離去的背影,卻再也錄不到她回來的身影。台灣氾濫成災的毒品,又製造了無辜犧牲者。筆者猛然驚覺,危險日益逼近。 譚老師學養深厚,愛文化、愛校、愛家、愛學生。從中山女高退休之後,平日生活規律,交往單純,除了教書、寫稿、打球外,就是親友聚會。生活圈就在家與學校附近,先生又與她出入偕行。因此,當她被索討數萬元欲購買毒品不成的外甥持刀刺殺的噩耗傳來,教育界均難以置信。 但,當台灣毒品已泛濫成災時,這種悲劇是否將成為日常?不禁想起某條街的麵攤老闆娘就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條街上哪棟樓沒有人吸毒? 毒品利潤豐厚,因此法令再嚴明,刑罰再重,毒梟從未絕跡。可怕的是,今日黑白兩道攜手牟利,毒品改頭換面,化身各種形式,潛入校園,深入街坊鄰里,「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間,你家的或我家的孩子可能已接觸成癮,生命從此由彩色變成黑白,甚至消逝。 在台灣,與毒品相關的行為,不論是販賣、使用、持有,都會遭受法律制裁。因此,如何規避毒品之「名」,以博取最大利益,正是一些國際級財團著力的方向。 例如,大麻被我國列為第二級毒品,但在部分國家合法,於是,近年來便頻頻向台灣明裡暗裡發動網路攻勢,意欲突破「毒品」之名的封鎖,倘若成功,利潤之豐厚難以想像。 他們說,大麻是醫療用藥,沒說的是,青少年若重度且持續使用大麻,將導致智商下降且無法恢復。即使法律明定未成年者不得接觸大麻,但對未成年者的影響誘惑將比預期還多。而且大麻是入門,未來會增加使用其他毒品的機率,貽害終身;毒品相關的衍生犯罪如幻覺殺人、強盜、搶奪、竊盜等,更將危害社會治安。 譚老師的悲劇就是一個警惕。財團利慾薰心、貪得無厭,卻能在網路世界隻手遮天,甚至在政府機構上下其手,長臂管轄了暗黑世界。不警覺,不反擊,危機正步步逼近你我身邊。 (作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心儀文華」專欄 -《「翻轉缺德的教育」》

2024大選前,台灣有56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公布「2024年全國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民眾包含3282位家長、1142位社會人士、777位教育工作者、178位學生,相當具有代表性。統計結果,考招制度等僅擠進第10名,家長最關心的居然是孩子的「品格教育」。 自1994教育改革思潮成為台灣教育主流之後,一切價值觀向西方看齊。「公民與道德」科目被改為「公民與社會」,雖增加了經濟、政治與法律的比重,卻輕忽道德教育。教改迄今20年,台灣青年道德感低落、詐欺集團橫行,能說與缺乏道德教育完全無關嗎? 今日世界有三大文明系統,伊斯蘭教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皆有宗教鐵律來規範人的行為,只有中華文明以「人」為本,沒有鐵律,只有自律。不強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己之心」;沒有聖經鐵律,只盼望能「不忘初心」,更能「推己及人」。中華文明相信人性本善,但更知道「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所以重視教育,更重視啟蒙教育。 教改前,「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德育居首,小學有「生活與倫理」課,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教材內容既確立行為規範,更注重道德行為之實踐。但時至今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強化道德感,雖然仍是關乎孩子一生發展與幸福的事,卻已成為台灣校園當中最難落實的一環。為什麼呢? 我們舉《108課綱》〈社會領綱〉為例,六大課程目標有「主體意識」,有「獨立思考」,有「分析、思辨、統整、評估」,有「人權」,有「永續」…獨缺「品格」一環。一個「忠孝仁愛信禮義廉恥」九缺的公民教育,符合中華文化特質,利於未來世代的發展嗎?何況「德育」特質是「身教重於言教」,課本上已經沒有了,政壇上袞袞諸公又給了學生們哪種身教? 去年地方選舉,執政黨參選人集體爆「論文抄襲事件」,「誠信」何在?今年中央選舉,執政黨參選人集體爆「偷腥事件」,「倫常」何在?賴清德當年強拆南鐵沿線迫遷戶毫不手軟,自己萬里老家違建有爭議卻哽咽落淚。同理心何在?疫情期間口罩缺、疫苗缺、快篩劑缺…結果全都涉嫌圖利。「廉潔」何在?「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執政黨集體作為如此,未來歷史早已定位,除非台灣道德觀徹底翻轉。 所以,當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檢討《108課綱》,表態「中華文化的根,台灣學生不能忘」,民進黨立委立刻加油添醋,扭曲抹紅成「侯友宜的教育政策竟然是要台灣學生『背中國長江、黃河流經省分』…把『背誦』和『中國地理』列為教

「心儀文華」專欄 -《「藍白合 從反去中課綱開始」》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8日出席中華戰略學會活動,除了針對「藍白合」主動表態:「你們放心好了,最後一定會合的」。柯也針對「課綱」直球對決:「我不贊成課綱去中化」,在教師節當天,對泛藍群眾送出明確的信號。 柯文哲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演講不繞彎子,一言中的。9月28日當天,他已召開記者會提出10大教育政策,但最吸睛的卻是另一場活動中的發言。他先批判多元入學方案,認為在學習歷程中採納各種才藝表現,極可能製造出金錢障礙,讓沒有能力送孩子彈鋼琴打網球的庶民,在升學競爭時居於劣勢,讓窮人無法翻身,階級無法流動,影響社會穩定。針對「課綱」,他提出卜睿哲新書《困難的抉擇》,並舉書中分析印度脫英和美國脫英的不同為例,說:我們之間比較像美國跟英國,不同的是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相同的是歷史、語言、宗教、文化。既然同文同種,我不贊成去中國化。柯文哲話鋒一轉,說:「很奇怪,民進黨為什麼反中可以反得理直氣壯?你都拜媽祖、拜關公,他們每一個都外省人,你想幹什麼?」 柯文哲的談話如果讓兩岸法學專家來分析,自有值得深究之處。但站在教育立場,明確表達反對「去中課綱」,卻是國民黨參選人該說而未說之事。他所言不都是常識嗎?什麼時候台灣被政治搞得如此畸形?國民黨又為什麼連常識都不敢輕易出口? 兩岸政策在中美共管情勢下,藍綠空間都相當有限,因此賴、侯、柯三人兩岸政策的界線其實很模糊。但如果觀察他們的教育政策卻可以看出未來政策的走向。因為教育攸關未來世代的認知,教育政策的抉擇直指領導人真正的本心。賴清德的雙語政策就是向綠營支持者發出的明確信號,用雙語政策清楚地向英美國家靠攏,放大並製造台灣和中國的文化差異,強調台灣異於中國的身分。經年累月後,台灣不獨也獨了! 因此,藍營支持者非常關注非綠參選人如何處理「課綱」,因為20年來文史教育的悄悄異化,正是今日「天然獨」的成因。但是參選者若深入理解「課綱」,它製造的問題何止於此?20年來,「課綱」的研發,嚴格遵循教改理念,無視台灣社會特質與教學現場困難,已導致高中程度國中化,國中程度小學化。導致大學理工醫農四大皆空,個人及國家競爭力兩頭落空。試問台灣未來何去何從?民進黨因貪圖政治紅利絕不會修改課綱,國民黨若理解這是為子孫萬世謀,調整課綱就無須自縛手腳。 柯文哲長於宣傳理念,拙於實踐;侯友宜拙於表達,長於具體執行,藍營群眾期待更明確的信號閃亮。 (作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

「心儀文華」專欄 -《「雙語政策讓台灣學力菲律賓化」》

2014年,台南市長賴清德推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計畫,聲稱十年內要讓台南市成為雙語城市。但今日漫遊古城,耳際人聲仍只是國台語夾雜。2017年,高升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提出「2030雙語國家」藍圖,迄今教育現場滿目瘡痍;但賴清德不屈不撓,2023年以總統參選人身分發表國政願景,強調一切問題出在「執行現場」,他將組成「國家隊」來推動雙語國家,聽得大家一身冷汗。 不騙你,台灣人現在一聽到「國家隊」,就想到「搶錢團」。「口罩國家隊」把原本1片1元的口罩,炒到1片8元,還限購。「疫苗國家隊」把高端股價從40元炒到400元,疫苗卻賣不出去;「雞蛋國家隊」造就了資本額僅50萬的超思公司,領了農業部逾億元補助,賣來自疫區又過期的雞蛋…「國家隊之亂」罄竹難書!如今成立「雙語國家隊」,真正的目的到底要圖利誰? 教育部拍胸脯表示,已爭取到民國112、113年度共70.84億元用於雙語政策,但大家有興趣的是這塊大餅將分到哪些人手上?創造出來的商機會肥了哪些企業?補習班?語言中心?英檢機構?還是冒出個量身打造的機構整碗端走? 綜觀全球55個雙語國家,9個在亞洲,講英語的有4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與新加坡,都有長期被英美殖民的歷史。歷史的悲劇創造了雙語並行的條件,國民從孩童以來就學2種語言,因此能流利地使用2種語言。但台灣不具備這個條件,社會上用「漢語」已可溝通無礙。故若推動雙語政策,將成為世界首例由政府從上而下主導轉型為雙語的國家。台灣有成功的可能嗎? 家境優渥的父母把孩子送進雙語或美語中小學,所費不貲,1年學費數十萬元起跳。因為要進行各種雙語情境式教學的基配不少:一、小班:每班只10~15人;二、雙師:1中師、1外師;三、空間:設計各種生活情境進行練習;四、進行國際交流互訪;五、家中要配合盡量使用英語對話…。但即使花得起錢,這些學校坦言師資來源還是最大的問題,很難請到優秀的外籍專業教師,也請不到能用英語講清楚專業的台師。試問,台灣有限的教育經費如何供應百萬學子夠水平的雙語教育?報載「4班百人僅1人聽懂,雙語教學雪崩」就是這麼來的。 英文程度好,當然能提高個人與國家競爭力,但要務實不打高空。首先修108課綱,把砍掉的英文時數拿回來;其次老實承認,英語及本土語同時推動,只會備多力分,彈性課程時數得拿回來加強英文;最後,把推動雙語政策的70.84億拿來強化英文師資、增加國際交流。不要肖想全國

「心儀文華」專欄 -《「台獨課綱 侯友宜須直面」》

侯友宜市長接受國民黨徵召為總統參選人後,迄今民調低迷。藍營群眾雖高呼團結,但除了「下架民進黨」的共識外,卻一直無法凝聚出擁護「侯中心」的意志。其實,侯提出成立特偵組、檢討軍公教退休金、鬆綁巴氏評量表等政策都不錯,卻無法拉高支持度,原因何在?近日《中天辣晚報》專訪侯市長,護駕的柯志恩反駁「台獨課綱」的說法,就是答案─規避核心價值的表態。 10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針對國文及社會領綱的重點調整已經大跨度地解構中國歷史、文化意識,模糊中華民國定位,為台灣獨立建國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民進黨如果繼續執政,未來實施的《118國教課綱》只剩台灣主體意識,「台獨工作者」也務實地完成了使命。這是有識之士最大的隱憂,因為這種教育政策不但截斷了台灣下一代與祖先血脈文化的連結,也疏遠了兩岸情感的交流,製造彼此的對立與敵意,陷台灣人民於永遠的兵凶戰危。 20年來文史教育的悄悄異化,正是今日「天然獨」的成因,也造成中國國民黨爭取青年票的鴻溝。但難以理解的是,國民黨面對這與日俱增的危機,卻是一貫的漠視、迴避。是真傻,還是裝糊塗? 《中天辣晚報》訪問侯市長前,整理觀眾提問發現聚焦二事:兩岸與教育。針對兩岸,侯市長已多次說明,但總不清不楚留下懸念,至於教育政策就真是一片空白。教育政策雖廣泛,但攸關總統大選的藍綠對決點只有課綱。 2016年蔡英文上任後頒布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暫停101課綱,重啟課綱審議程序,可見其重中之重。因此觀眾自然會問侯「當選後會改台獨課綱嗎?」但柯志恩立刻接話,先質疑「台獨課綱」這個前提,再表示「課綱只是比較軟性,不像過去我們學那麼多歷史地理。」其斧鑿痕跡極重。大家不免聯想:柯是代侯表態?國民黨即使勝選,課綱去中化趨勢仍不變?國民黨獨台勢力和民進黨台獨勢力已經合流了嗎?那大選藍營熱情投票,意義何在? 平心而論,三黨參選人中侯市長的信任度最高。他從事公職數十年,是警界的戰神,也是優秀的市長,雖拙於言辭,執行力卻極強,正所謂「訥於言而敏於行」,是孔子最欣賞的人格特質。但侯市長畢竟只有地方執政經驗,眼界與格局的提升實非一蹴可幾,必須輔以強大的人才庫,居高建瓴,針對時弊提出幾個聚焦亮眼又可行的方案,才能感動藍軍,成為共主。 兩岸政策或許在中美共管情勢下,藍綠空間都有限,界線極為模糊。但教育政策攸關未來世代的認知,其抉擇卻直指領導人的本心。蔡英文已暫停101課綱展現本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