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9的文章

「心儀文華」專欄 -《「庶民的教育政策」》

民主國家教育政策的主軸應是瞻望世界發展趨勢,衡量自身定位,培養具有文化涵養及競爭力的下一代。更要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權,不因家庭背景差異而產生階級複製現象。但教改以來推動的教育政策,符合這個目標,還是背離這個目標?只要看看台大學生戶籍地分布圖,再對照公私立學校申請學貸學生人數比例,答案不證自明。  目前教育部學貸政策,針對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工作,或月薪低於3.5萬元的青年,可申請「只繳息,不還本」。這是恩典,還是「鋸箭法」?政府該做的是:教育與產業政策出了什麼問題?為何讀了4年大學找不到工作?是否該強化的是技職教育?該培育的是產業所需的人才?政府不該讓青年虛擲4年光陰,還得背負沉重的學貸!  高教如此,國教呢?108課綱標榜素養導向,要求高中開設大量選修課程。但現實是,偏鄉教育資源不足,選修課程就是開不出來。更扯的是,素養學習課程需要大量閱讀,國中小學卻未編列固定圖書經費。偏鄉沒圖書館,學生缺課外讀物,如何進行素養導向學習?李家同教授說,1年編2億預算就可以讓全國國中小學生都能購買新書,教育部口口聲聲說資源挹注偏鄉,口惠卻實不至。  有人說:「別奢談課外閱讀了,如今是連課本都編不出來。」109年2月就要用的高中歷史第二冊教科書,至今還沒任何版本過關,老師怎麼選書?東亞史大家都不熟,沒書,老師怎麼備課?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現場!但官員體察上意,哪管民間疾苦?反正教材再「急就章」,焦頭爛額的是現場教師,業績達標升遷的是教育官員。教書40年,我對這種不恤民情的教育政策感受特深,特希望政策視角能回歸庶民。  韓國瑜拋出大學生4年、研究生3年,有1年可以去國外當交換生,費用國家設法。那天,朋友私訊我:「本來我覺得這是選舉大話,但仔細一想,如果可以做到,圓了多少窮孩子的夢!只要政府少放一點煙火、少浪費公帑,就有更多年輕人能走出去看看世界。能知己之不足,一定可以讓年輕的生命力動起來。讓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吧!」她又說:「我也有過這個夢。大學時代四人行,她們都去美國留學,只有我要趕快工作賺錢…唉!」  前兩天,韓第3支箭射出:「未來45歲以下的軍公教警消人員,只要申請到學校,支持每人出國進修1年,第1年人數比例1%,將逐年增加。」我立刻打電話問她:「機會到了!你45歲了沒?」  這才是庶民視角的教育政策,它讓庶民掌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