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儀文華」專欄 -《高中歷史課綱合理規劃─中國史、東亞史、世界史》

8/11課審108社會領域課綱,大眾的眼光立刻聚焦歷史,網路上眾聲喧嘩、立場是壁壘分明。新課綱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以台灣、東亞及世界3分域,讓學生從主題關聯性來學習歷史,這到底是「去中國化的政治操作」?還是「從東亞看台灣與周邊互動是研究趨勢」?若當成政治議題來討論,絕對無解。但若回歸教育本位,卻再清楚不過。

高中歷史必修從8學分降為6學分,教材當然必須刪改。但怎麼改才符合教育原理、學生需求,不該是關注的重點嗎?但是課綱草案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嗎?課審大會諸公又會如此考量嗎?這才是歷史老師憂心處。他們直言:實施這種課綱只有一個後果:歷史虛無化。

若從教育原理來說:任何課程進行步驟都應由淺而深,由基礎而進階。數學得先學會加減乘除,才能四則運算;國字得先認識基本筆畫、筆順,寫得出正確的字,才能深入鑑賞名家碑帖;若不先了解中國史,建立「時序」的概念,又如何擴展空間,進行「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呢?

國教12年中,只有國中兩學期中國史。一學期從三代講到盛清,一學期從晚清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千年複雜的中國史,如此交代過關,真是粗略至極。高中時期卻要學生運用如此粗淺的歷史知識,俯瞰東亞各國,針對「戶籍、土地、賦役與國家統治的關係」、「社會組織與國家的互動」、「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差異」、「華商對世界的衝擊與影響」、「東亞各國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回應」、「區域合作與經貿統合的追求」等,進行主題式的綜合分析研判,研修小組的想像力也太強了!這種去脈絡化的學習,必然造成歷史的碎片化,最終一無所獲!

課審諸公若真能跳脫政治考量,回到學科本位思考,這種主題式教學可行,但得先幫學生奠基。300年台灣史真不必從小學到高中,螺旋式學習3遍,學生都膩極了。歷史三個分域合理的分配應該是:中國史、東亞史、世界史。


倘若真能如此,歷史課程的發展就產生無限可能性。以紮實的中國史為基礎,就知道日、韓、東南亞,與中國政治文化上不可分割的關係。在這種大歷史觀下,台灣之子就有無限的發展空間。甚至不妨在世界分域中討論「中國與中亞的歷史交會」、「中國與歐洲的歷史交會」,學生站在制高點上鑑古知今,就能找到「台灣之子如何與世界交會」的接點,規畫自己生涯地圖時,更能「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真以青年學子前途為念,課綱就絕對不能設計鎖國的困局。

專欄作者:段心儀,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本文發表於2018年8月10日。

返回首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2〉

( 講 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立「恆志」於「學問」之道 - 1〉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孔門師生自然有情 - 3〉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孝弟其為仁之本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1〉

(講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君子不息於「成德」- 2〉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四單元〈仁者,愛人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樂於「學習」,貴在「有恆」- 3〉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