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碧雲讀書」筆記 -《「雞鳴狗盜亦千秋 - 談孟嘗君》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20》 
語譯: 
子貢問:「怎樣的人可以稱作士?」孔子說:「做事的時候有知恥之心,出使諸侯,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了。」子貢又問:「請問次一等的士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敬父母,鄉黨們稱讚他尊敬兄長。」子貢接著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做到,做事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固執原則,那是普通人。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最後問:「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飯桶,哪裡算得上呢?」 

孟嘗君的身世 
孟嘗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嬰。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弟也。 
1.五月子 - 孟嘗君五月初五日出生,田嬰囑其賤妾殺之。 
2.厚積餘藏,欲以遺何人?「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 
嬰乃禮文,使主家待賓客。賓客日進,名聲聞於諸侯。諸侯皆使人請薛公田嬰以文為太子,嬰許之。嬰卒,諡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於薛,是為孟嘗君。 

孟嘗君待士(對待食客) 
1. 善待其親戚、問遺其親戚:「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客去,孟嘗君已使使存問,獻遺其親戚。」 
2. 一視同仁:待客夜食:「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 

孟嘗君之士 
1. 雞鳴狗盜:解在秦之困 
2. 魏子:收債於薛(有賢者,竊假與之,以故不致入。 
3. 馮諼:營三窟(使孟嘗君復居齊相,終身無纖芥之禍。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趣市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 

本文發表於2020年8月7日,台北中正區東門里讀書會 
作者:郭碧雲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儀文華」專欄 -《台灣高中國文課綱爭議的來龍去脈》

前言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雖民生凋敝,教育經費捉襟見肘,但土法煉鋼下卻也培育出優質堅毅的台灣青年,開創了70年代起的台灣經濟奇蹟。最特別的是中小學文史課程中,充分涵括了優美溫潤的中華傳統文化,建構了台灣人對中國歷史人物的嚮往認同。(註:總綱部分見〈從課標到課綱─析論台灣中小學課程的演變歷程〉,稿投《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1988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政治主軸邁向多元、民主、開放。1994年4月「四一○教改行動聯盟」提出制定〈教育基本法〉、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等四大訴求,原本穩定的教育環境開始進入動盪期。教科書開放版本,課程最高指導也由統編本時代的「課程標準」,轉型為一綱多本時代的「課程綱領」。 此時政治謀略開始介入,文史課綱問題叢生,由教育領域進入政治領域。由扁政府時代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到2015年引爆課綱微調風波,重創馬政府。更在2016年蔡英文政府就任後,新任教育部長5月21日發布的第一道政令,大刀就是揮向廢止課綱微調。可見課綱議題在民進黨政府眼中是重中之重。 蔡政府鑒於馬政府執政八年,優柔寡斷未積極處理課綱問題,最後功敗垂成,執政後就鐵腕處置。歷史、國文兩課綱都驚逢巨變,甚至牽動大學中文系的定位和未來發展。(見國文天地387期─國語文與國家政策專輯)種種發展清楚告訴世人,課綱的核心爭議點是國族認同。 因為篇幅有限,本文我們先梳理國文課綱,歷史課綱部分有機會另文介紹。 壹、 國文課綱爭議細說從頭 一、禍起〈九年一貫課綱〉 1998年擬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本為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革新,而以九年一貫課程之規劃與實施為首務。1998年9月總綱公佈後,便於1998年10月成立「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研訂「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確定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應培養之能力指標,以研訂各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原則。1999年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審議並確認各項方案。 表面上一切按照步驟進行,教育改革在一次次的會議中確認並執行,但極為弔詭的是,國文科的定位卻在悄悄弱化。 首先,九年一貫課綱中(從小學到初中共九年),國語文不再是單獨的一個科目,而與英語同屬於語文領域。並與(原住民語文、客家語文、閩南語文)同屬於一類。在這個邏輯下,國語文課程的「...

「心儀文華」專欄 -《「校園「雜質」的危機」》

近年黑道組織進入校園招募未成年人當犯罪工具,導致犯罪年齡降低,校園中充斥毒品、詐欺及霸凌事件。這些學生進入社會後,貪戀快錢好賺,創造出台灣盤根錯節、國際化的龐大詐騙產業鏈,原因之一是《兒少保護法》,未成年人的犯罪紀錄可以塗銷,因此有恃無恐;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恐怕是風行草偃,上行下效。因為執政高層每天示範詐騙話術。 賴總統訂7月為「國家團結月」,卻同時在7月26日開始「無差別大罷免藍委」,這叫團結?賴總統說「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卻不說世界上真沒有一個名叫「台灣」的國家;賴總統以「團結」為主題,但卻要求全國透過選舉罷免「一錘又一錘,打掉雜質,淬鍊出鋼鐵般意志。」這種宛如納粹德國專制政權的用語,居然能包裝成「民主」,詐騙集團都得瞠乎其後了。 由政府發起的一波波政治洗腦運動也正在衝擊教育現場,「不如歸去」成為教師群的共識,「轉讀私校」成為家長群的行動。從親子師生到同儕同學,所有的關係都在面臨大洗盤。「陌生、防範、詐欺、霸凌」是每日生活關鍵字,「保護好自己」是出門前親人的叮嚀,因為利箭不知會從何方射來,昨日的斑馬線今日可能禁止通行,大家都得提高警覺,尤其「雜質」,即使你是多數,但少數霸凌多數已成日常。即使憲法明文規定,執政者也可迂迴曲解。 《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賴總統也說:「台灣主體性由各族群共同參與所建構,各族群都是台灣主人。」但陸委會硬把兩岸單一身分制度擴大解釋,明顯歧視陸配及其子女,刁難他們居留、選舉、被選舉、就學、工作等權利,這叫「平等」嗎?還是「雜質」本就是該被淬鍊除去的壞分子,哪能奢求「平等」? 「108課綱」強調素養命題,希望考題能夠檢測學生是否具備「適應現在生活、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但學生閱讀量有限,生活經驗更匱乏,所以大家都知道「素養命題」就是「閱讀測驗」,但現在還用它進行政治洗腦,真是無底線了。就有高中公民科考卷裡出現立場偏頗的題目,完全不提立委天職本就是修法立法、把關預算,卻只質疑藍白修法是國會濫權,這種考題竟然能在學科討論中過關,可見校園生態變色,「校園民主」及「多元價值」名存實亡,因此所有「雜質」自動噤聲,以免破壞團結罷免的大合唱。 人若「非綠」,就是雜質,「誠信正直」亦是雜質,這樣的台灣就是世界的「雜質」了。 (作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 返回首...

《紅樓夢》人物 - 王熙鳳論

判詞 :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畫: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   「聰明誤」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紅樓夢曲)   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   一、 好權 ──那鳳姐素日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雖然當家妥當,也因未辦過婚喪大事,恐人還不服,巴不得遇見這事。今日見賈珍如此一來;她心中早已歡喜。(第十三回)  鳳姐兒見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忙得鳳姐茶飯也沒工夫吃得,坐臥不能清淨。剛到了寧府,榮府的人又跟到寧府;既回到榮府,寧府的人又找到榮府。鳳姐見如此,心中倒十分歡喜,並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貶,因此日夜不暇,籌畫得十分的整肅。於是合族上下無不稱嘆囋者。(第十四回)  二、 貪財   1、 包攬訟事 ──害死張金哥、守備之子  2、 收受賄銀 ──淨虛老尼為張家關說,鳳姐說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兩銀子來,我就替他出這口氣。」(第十五回)  3、 放高利貸 ──襲人又叫住問道:「這個月的月錢,連老太太和太太還沒放呢,是為什麼?」平兒見問,忙轉身至襲人跟前,見左近無人,因悄悄說道:「你快別問,橫豎再遲兩天就放了。」襲人笑道:「這是為什麼,唬得你這樣?」平兒悄悄告訴她道:「這個月的月錢,我們奶奶早已支了,放給人使呢。等別處的利錢收了來,湊齊了才放呢。因為是你,我才告訴你,可不許告訴一個人去。」襲人笑道:「她難道還短錢使,還沒個足厭?何苦還操這心!」平兒笑道:「何曾不是呢。這幾年拿著這一項銀子,翻出有幾百來了。她的公費月例又使不著,十兩八兩零碎攢了放出去,只她這梯己利錢,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襲人笑道:「拿著我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得我們呆等。」(第39回)...

翔盈與我

這陣子台南市新營文化中心正在改建,要請阿嬤把長年堆積在地下室內的舞蹈用具整理整理。這天我們祖孫倆來到了地下室的儲物間,搬出一箱又一箱陳年已久的道具與衣服,空氣中滿佈的灰塵令人難受。當最後那箱子搬起的剎那,木棍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響徹整片空間。我撿起它來,輕拍,頓時,回憶隨著灰塵飛揚起,是的,它曾屬於我。啟動腦袋裡的時光機,帶我回到那充滿稚氣、勇傻的過去。 【翔盈】代表著學生飛翔與盈餘(年收入要賺錢)。它是一間歷時三十年的舞蹈社,培育出近數百位的舞徒,它的創辦人經營不到幾年便交接給他的母親,獨自前往紐約深造。而這位接手的母親便是我的祖母,我稱她為「阿嬤」。翔盈是她的家,翔盈的文化也就是從這裡開始。 小時候的我過動的很。總喜歡趁阿嬤不在時溜到道具倉庫內,翻出一件又一件新奇的舞具。「槍」是由長約一呎的木棍加上塑膠尖頭,再些微加工上色完成。它是我最熟悉、最喜愛的舞具。自從加入舞團後我便專攻於槍的舞術。 每次下課後,我總是喜歡獨自站在落地鏡前揮舞著我的槍。我想像自己站在滿座的舞台上秀出我精湛的槍術;想像全場觀眾為我瘋狂著迷;想著想著我心裡便多了一份成就與舒暢。 每次上課,阿嬤總會很嚴格的教導我們每一個動作、每一步細節;只要有人動作稍有差錯,她就會立刻開嗓大罵,導致我們每次上課心裡總是戰戰兢兢。但只要一下課,阿嬤就會變回那和藹可親的態度,學生們總是稱她為劉媽,因為她一直把大家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 翔盈就像是個大家庭,而阿嬤就是那個引導風向、身經百鍊的領導人;帶著我們闖入那神祕又未知的舞蹈世界。 「基本功是所有舞蹈的基礎。基本功不打好,練什麼舞都不會成功。」阿嬤總是耳提面命的對我說。小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這是她的要求,我極力做到便是了。哪知道這話背後的意義是又深又廣。隨著技術不斷增進,我漸漸地減少了基本功的演練,我不復想自己遺忘多少,只想盲目追求更高竿的舞技。我熱愛舞蹈文化,但我也狂妄自大。 年紀愈來愈長的我,課業也相對的加重,實在沒有辦法多放心力在舞蹈上。在我小六的最後一個學期,我第一次當主角演出,在文化中心參與了我在翔盈的最後一次公演。 【哪吒】是個以古典神話文學中,哪吒三太子大鬧東海龍王宮為主軸的舞曲。第一次飾演哪吒的我滿懷自信的拿著我最熟悉的「火尖槍」,一心想把我多日來的演練展現給所有坐在演藝廳內的舞徒、舞迷們,等著為我喝采吧!我帶著我的驕傲上場了。 每一個踏...

《紅樓夢》人物 - 史湘雲論

判詞: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畫:幾縷飛雲,一灣逝水  曲文: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雄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紅樓夢曲)  一、 身世背景 (寶釵道)我近來看著雲丫頭的神情,再風裏言風裏語的聽起來,那雲丫頭在家裏竟一點兒作不得主。她們家嫌費用大,竟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東西都是她們娘兒們動手。為什麼這幾次她來了,她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跟前,她就說家裏累得很。我再問她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她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裏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形景來,自然從小兒沒爹娘的苦。我看著她,也不覺的傷起心來。」……寶釵道:「上次她就告訴我,在家裏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別人做一點半點,她家的那些奶奶、太太們還不受用呢。」(第三十二回)  正說著,忽見史湘雲穿得齊齊整整走來辭說家裏打發人來接她。寶玉、黛玉聽說,忙站起來讓坐。史湘雲也不坐,寶、林兩個只得送她至前面。那史湘雲只是眼淚汪汪的,見有她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少時,薛寶釵趕來,愈覺繾綣難捨。還是寶釵心內明白,她家人若回去告訴了她嬸娘,待她家去又恐受氣,因此倒催她走了。眾人送至二門前,寶玉還要往外送,倒是湘雲攔住了。一時回身又叫寶玉到跟前,悄悄的囑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著,打發人接我去。」寶玉連連答應了。(第三十六回)  二、 心直口快 (寶玉)因鏡臺兩邊俱是妝奩等物,順手拿起來賞玩,不覺又順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裡送,又怕史湘雲說。正猶豫間,湘雲果在身後看見,一手掠著辮子,便伸手來「拍」的一下,從手中將胭脂打落,說道:「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第二十一回)  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裏攪些什麼!」寶...

《紅樓夢》人物 - 賈寶玉論 - 歐麗娟《紅樓一夢》中的分析

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 只因煅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粉漬脂痕污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一、 玉石的故事:女媧的補天棄石→赤瑕宮之神瑛侍者→賈寶玉   二、 神話:貴族血統與奇異出生  1、 貴族血統的隱喻 :秀異的先天資質、罕見的奇異出生、非凡的外貌、降生在國勳門第的富貴場中  2、 安富尊榮的受享意識 :昌明隆盛之邦(京城)、詩禮簪纓之族(榮國府)、花柳繁華之地(大觀園)、溫柔富貴之鄉(怡紅院)  三、 無材補天 :「正邪兩賦」與「情癡情種」  1、 補天棄石:於國於家無望 :「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作者亦有自白:「將以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第1回)  2、 「原非大觀」的畸零人格 :「大觀」意謂著權力與道德的完美結合。(無材不堪入選) 被棄的補天石,其質性駁雜不純,自身並不完善,以致慘遭淘汰。「他長了這麼大,獨他沒有上過正經學。我們家從祖宗直到二爺,誰不是學裡的師老爺嚴嚴的管著念書?偏他不愛念書,是老太太的寶貝。老爺先還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成天家瘋瘋癲癲的,說話人也不懂,幹的事人也不知。……所有的好處,雖沒上過學,倒難為他認得幾個字。每日又不習文,又不學武,又怕見人,只愛在丫頭群兒裡鬧。」(66回)  3、 「正邪兩賦」的特殊稟氣 :非正非邪,亦正亦邪,若無富貴場,就沒有溫柔鄉,所以賈寶玉投胎於「公侯富貴之家」。  4、 「情癡情種」的專屬意義  ─ 慈悲博愛 :灌溉絳珠草的還淚因緣;為劉老老爭取成化窯的茶杯;勸麝月憐恤下人……等等。寶玉耽溺在溫柔鄉中是精神的、美感的,故勉力進行對千紅萬艷的愛賞救贖,絕不落入皮膚濫淫……  四、 君父至上的倫理原則  ─ 寵兒的任性表現,其實也都還是在倫理規範所允許的範圍之內。正如賈母所說:「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

散文獎創作大賽優秀作品 - 佳文賞析(人物描寫)

中國的傳奇女子(詩人、建築學家)     江南微雨纏綿,軟風細細,一襲白衣勝雪的她,如畫中的仙子,走進了無數人的心扉。她並非容貌絕世,風華絕代,黛眉若柳葉,微蹙便令見者不禁愁滿心間;五官清秀溫潤,襯得她如玉的光華,安靜、溫婉。那雙秋水明眸,讓多少人甘願沉溺在她的世界,久久不肯離去。就這樣一位有著驚艷容貌並受盡愛慕的女子,卻有一顆脫俗而平靜的心。她不願世人讚嘆她的外表,她認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深居山林,她吟詩作賦;戰火紛爭,她堅持保護古建築;輾轉四方,她四處為家,將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病魔纏身,她微笑面對,不忘將自己對建築學的熱愛傳承。若人生如戲,無論紅塵煙火抑或世俗生活,她皆為最好的演員,她奉獻了自己一生的熱忱,連同三位男子的愛意,穿越歷史的煙雲,一路走到如今。  2015年余光中散文獎創作大賽優秀作品 -作者: 李心淼 ------------------- 一個歷史人物   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宛如下凡的仙人,獨自一人在涼如水的夏夜撫琴,當時明月皎皎灑落庭院,墨色的髮披散於肩,他著一件素衣,除卻繁複的花樣,只有簡單的雲紋勾勒其上,長佩的羽扇被端正地放在一旁,琴聲和著薰風微涼,每一個音都精準地落在拍點上,氣質高華而穩重,彷彿與世俗無關,淡然而出塵。  不遠的小几上,有他批閱過的公文,事無鉅細皆已被他仔細審察,如有缺漏不足者他便立刻補上,在公文末也都加上自己的見解,於民生大事上他的見解深刻堪比蕭何。  琴聲奏歇,他緩步走向小几,目光清明,步步生風,彼時月至中天,他仍憑燭奮筆疾書,又將已批改過的公文重閱一次,修改一些細部以求完美,遣辭用句皆再三斟酌,才熄燭安睡。  2015年余光中散文獎創作大賽優秀作品 -作者: 史靜宜 ------------------- 一名永不垂朽的文豪  銀盤高掛闃寂之夜,短松崗的年年斷腸處,一生三州的晴喜雨悲化作承天寺邂逅的蓋竹柏影。是否也曾擁有「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情懷,卻被時局所逼躓跛於官場的爾虞我詐而難以脫身?漫步在八千里外的異鄉,身旁的你恣意遨遊之際洞見了人生悲歡離合的無奈和當局者迷的辛酸,當生如王燦般的坎坷,你選擇了江而非高樓,詠出...

陽光滋味

金黃的麵田旁,你微微一笑,滿頭如銀白絲像是你的縷縷愁緒,絞雜在一起,讓你垂垂老去。心疼地喚一聲「奶奶!」撲進你的臂彎,聞到那抹絲絲纏繞卻又捉它不住的氣息,溫暖乾燥,清恬溫柔,是在光下自然乾涼的衣服的味道,是你身上的陽光之味。 在河畔的金柳在日影中婀娜起舞時,你牽我的小手去撫它們春意裊娜的綠髮。你會折一枝綠,擼去那嬌弱的葉,留下褐綠色柔韌的枝,截下尖端的新綠。你那雙粗糙又厚實的大手握著我白嫩的小手,穿針引線,制一件巧奪自然之天工的綠色指環,套在我的手上。鼻間充溢著青草的淡薄的香氣,如同月色下的一壺清酒,味道清淡卻聞之忘俗。我想和著泥土的芳香就在你懷中沉沉睡去。你做的「玉指環」因著編制縝密從不輕易壞掉,我可以拿著它四處炫耀幾日,聞著那青澀的味道,那柳樹在陽光下舒展柔枝的味道,悄悄將它收集到你的陽光之味中。直到指環氧化成了深褐色,清澀的味道淡了,我便不留情念地丟棄。卻忘了你也終有顏色蒼老的一天,屆時,我會不會因忘了回頭看看一直步履蹣跚卻勉力追逐我背影的你,忘了停下來等等你而遺憾終生? 爬上那棵老槐樹為我掏蜂窩是你幹過最出格的一件事,但為了我,你也甘之如飴。我不知道你將自己用布帶與樹幹綁在一起,一寸寸憑著韌力向上的艱辛,不知道將性命維繫在一根布條上的你的驚險,我只負責品評。其實老槐樹上小小的土蜂窩產出來的蜜會多好吃呢?我如實說了,沒看到你背過的臉上會不會有黯然的淚,那時的我尚不明白這樣任性會負出多麼重的代價。長大後才明白,在三年災害中樹根都被挖得精光的年代,你曾嘗過的土蜂蜜是多麼的香甜,你把記憶中最美好的滋味送給我,我卻將它摔得粉碎成齏末。憶及此,回想起那蜜,卻什麼也不記得,滿嘴的苦澀。我斂起這一籮往事,埋進你的陽光之味中。 在秋天的尾音被季節之神緩緩撩撥出時,你會開始著手準備一場年幼的我眼中的「聖事」,你碼好一排排湛藍色的鴨蛋,那抹記憶中透亮的藍是混了綠色水草,碧洗的藍天,和曦光中你趕著白鴨入水的明朗笑容調和而成的。 你會一遍遍滌清鴨蛋上的每一絲穢記,蕭索的風一絲絲浸透了你身上的暖意,你仍坐在院子裡,不厭其煩地洗淨每一顆鴨蛋。突然,那雙被你遮掩著裹進袖子裡的手撞入了我眼中,被冷水浸泡凍紅得如蘿蔔般,血紅色的那雙手如針般扎進我心裡,我那顆冰冷又任性的心在顫抖,那聲悶雷在無聲中醞釀,又在無形中霹靂著呼嘯而來。有人說,情感是一場風暴,這場對你愧然而產生的風暴將我打得一敗塗地...

海很藍,那是我記憶初始,海的樣子。  小時候,我們住在彰濱海岸,那片海看過去是無止盡的。魚鱗似的波濤捧著幾艘小船搖搖盪盪,遠遠看,像緞藍色旗袍鑲了銀色的琉璃在陽光下發亮。這景象編織了我的童年,也編織了那些美好回憶。 還記得嗎?我們總喜歡坐在岸邊,欣賞著每個浪花撲打著前浪的白色讚嘆,看著晨曦映照在海平面上珍珠般的亮麗,或者是夕陽下波光粼粼紅色寶石的光采。還記得嗎?我們總追逐著那些岸邊小生物跑,你覺得牠們新奇古怪,發出一次次的驚呼,而我們就常這樣和牠們嬉戲,你永不嫌累。還記得嗎?我們尋尋覓覓地一直找著最奇特的貝殼,喜歡把它放在耳邊,聽著與海風共鳴著的旋律,彷彿你就是個指揮家,這裡萬物都得聽你指揮。還記得嗎?我們喜歡一起浸泡在海水中,享受通體舒暢的恣意快感;想像童話故事的情節,你總盼望有隻美人魚出現,好讓你當個救美的王子。 這些的這些,我都還記得。 那片海,有我們太多的回憶,好美。 後來,在我記憶中,那片藍渲滲了些血紅,底色是一片灰,灰得那樣使人絕望。 那天,我們一樣在吃完午飯後的下午,告知了父母,便興沖沖地奔往那海。一樣地,我們做了平常我們都做的事。我們一樣看著美麗的浪花,我們一樣追逐著小生物,我們一樣撿拾著每個貝殼,我們一樣浸泡著冰涼的海水。我們快活地享受了屬於我們的下午。 回家的路上,我們穿著溼透的衣服,慢慢地走在一條條道路上,愉快地分享著心情,興奮地說著明天還要再來海邊的承諾,即便身體已經達到疲累的極限。我卻忘了母親的叮嚀,忘了牽著你的手,忘了緊緊維繫著你的安全。在接近家只剩兩街區的道路,當穿越馬路時,車輪與地面高速劇烈磨擦的軋然聲響,夾雜著我此生無法忘懷的微弱喘息聲,刺進我的耳膜,那剎那短得我們甚至無法道別…... 醫院裡,我們都在等待急救的結果,母親沒有責怪我,只是一直哭,而我,眼眶也模糊著,眼前依稀浮現那一刻之前,完好的你,笑聲咯咯的你。 再見到你時,已經在喪禮上了!炫目的艷陽下,白幡像無止盡的夢境飄搖,哀樂震耳摧心,恍然終至禮成。人群逐漸散去,我們被拋下,在緞面簾幕後親眼目睹封棺、抬棺,然後一路跟著你的肉身,直至火葬場。 那會是永遠的痛,不管是對父親或母親來說。於是,他們最終決定離開了那樣的傷心地,那個深沉哀傷的海。我們搬到了這裡,彰化市。 你離開的那些日子,家裡的氣氛始終黯淡,母親總用淚洗去心裡的苦悶,父親的面容也日漸憔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