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儀文華」專欄 -《「驚見文化懸崖」》

我一直奇怪,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高中英文──國中只要學習1200個單字,高中卻要學習到7000個單字?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高中數學─國中只要解三角形的內角、外角,高中卻要解三角函數、微積分?卻有人一直在質疑高中文言文比例太高?從國中小到高中,哪一科教材不都在加深加廣?這本是教育進階的歷程,國文豈能例外?文言文既是語言的精錘淬煉,白話文藉此以揮灑自如,則教材由白話而文言,不正是提升文字質地、密度,以連結古典,建立文化涵養,開啟生命中創新的契機的進階歷程?若不帶上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這不正符合教育的本質?

台灣青年未來發展最可能的空間在哪裡?從今年高中畢業生選擇去大陸讀大學的比例驟升,就可看出提前卡位的趨勢已經出現。台灣青年未來競爭的主要對手是誰?答案也清楚明白。那麼,相較對岸,台灣青年有何優勢?我可以清楚回答,中華傳統文化根基在台灣,絕對是重要優勢。因為大陸有識之士都認清,不能奠基在傳統文化復興創新下的中國,永遠掌握不了話語權,永遠是西方文化殖民下的侏儒。因此傳統文化一脈不絕的台灣,才是對方一直來取經學習的對象。我們若自毀文化長城,斷的是台青的優勢與出路。

台灣今日國語文教育,國小六年教材純屬白話,國中仍以白話文為主,高中理應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怎可以意識形態困住台灣青年語文學習,讓他們原地再打轉三年?試看對岸,今年起小學選古詩文124篇,占比30%;初中選古詩文124篇,占比51.7%,兩岸語文能力落差懸崖已出現,當政者何忍進一步惡化?

高中領綱委員在一周三小時的有限時數、45%-55%的文言比例限制下,規劃出20篇推薦選文,力求兼顧時代、人物、文類,讓學生了解傳統學術的源流,體認中華文化的價值,每一篇都用心良苦。以燭之武退秦師(左傳)、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鴻門宴(史記),讓文學、史學一併進行;以岳陽樓記、赤壁賦來品味儒、道兩家生命哲學的意境。20篇已是盡量精簡,30%豈能再減?那是文化的浩劫。

有課審委員認為,古典文學對近代生活沒有幫助,這叫淺薄無知。荷馬的《伊里亞德》之於張忠謀,《東萊博議》《離騷》之於余光中,都是站在古人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多少人一生成就涵養受益於古典與經典。課綱的減法思維,減掉的可能是青年的未來。

專欄作者:段心儀;本文發表於本文寫於20178年9月1日,作者時任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 理事長

返回首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2〉

( 講 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立「恆志」於「學問」之道 - 1〉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孔門師生自然有情 - 3〉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孝弟其為仁之本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段心儀 老師 - 第一單元〈一位君子的誕生 - 1〉

(講者段心儀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君子不息於「成德」- 2〉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四單元〈仁者,愛人 - 1〉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區桂芝 老師 - 第二單元〈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講者區桂芝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

《大家讀論語》講座 - 莊溎芬老師 - 第三單元〈樂於「學習」,貴在「有恆」- 3〉

  (講者莊溎芬曾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老師) 返回首頁